一、专业概况(专业代码:51010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面向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的物联网产业集群,聚焦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三大智慧物联应用领域,旨在通过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联网产业的深度融合,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物联网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专业围绕物联网的下游应用产业链,服务于应用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运营与服务商,实现智慧物联系统的设计、集成、管理与运行与维护。

·市重点专业群骨干专业

·学院特色专业

·南京市唯一一家高职海尔智能家居学院

·与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共建联合培养基地

二、专业特色

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对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专业与新大陆共建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创新”三位一体的数字技术产业学院,依托数字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营造满足“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岗位实践、技能竞赛、工程师认证”的产教融合中心,服务于专业建设。

专业与浙江大华共建智慧园区产业学院,打造“一个平台和三个中心”,建设从行业认知—>岗位认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行业应用创新的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大华培训认证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智能设备检测维修中心,校企共育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人才。

三、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联网基础知识和物联网系统的构建方法,了解智能制造技术的技术与应用,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与管理、系统集成、调试与运维、技术支持等专业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创新实践等职业核心能力,能从事智慧物联系统的设计规划、工程管理、调试、维护与安装、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主要就业岗位

1.智慧物联系统集成工程师

2.智慧物联系统调试员

3.智慧物联系统技术支持

五、专业核心课程

《传感器与RFID技术》、《传感网应用开发》、《STM32开发入门与实践》、《AI视频监控技术与应用》、《智慧园区系统集成》、《网络组建与互联》、《智慧社区设备检测与维修》、《物联网应用开发》、《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无线组网技术》、《物联网UI程序设计》等。

六、实践基地

1.智能传感实践基地

智能传感应用实训基地,由传感器应用展厅、传感网应用开发实训平台、物联网全栈智能应用系统、基于自主可控芯片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组成,培养学生从数据采集、组网通信到协议设计、应用的基础认知到实际项目工程的专业核心技能。

2.智慧园区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分为五个空间:含智慧园区行业体验厅、智慧园区项目作战室、智慧园区AIoT实训室、智慧园区检测维修站、智慧园区应用研创室,打造从行业认知—>岗位认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行业应用创新的协同育人平台。

3.电工电子实训室

电工电子实训主要用于培养学生模数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技术应用和电工操作等实践能力,为后续工程实践和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4.电子装配实训室

电子装配实训室是电子类专业的基础实践场所,主要培养学生电子产品的组装、焊接、调试与维修技能,强调动手能力和工程规范。

七、主要就业企业

浙江大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公司及其在江苏省的各代理商(服务商)、南京长峰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线电厂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等。

 

           


 

 

八、师资团队及获奖

师资团队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市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产业教授1人、省技术能手2人、 市技术能手2人、市五一创新能手3人。

闫文娟,女,硕士,副教授,专业负责人,南京市技术能手,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市级“物联网应用技术”高水平专业群负责人,获得省级教师组技能大赛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指导学生获得技能竞赛省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15次;主持纵横向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16篇,其中核心2篇,专利授权9项,主编教材2本。

张志鹏,男,硕士,副教授,专业教师,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市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获得省教育厅技能竞赛师生同赛二等奖1次,教师组三等奖1次;获得人社厅技能竞赛省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获得教学能力大赛省三等奖1次;主持省教育厅教改课题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北大核心2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省二等奖3次,省三等奖5次,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项。

卢克,女,讲师,工程师,专业教师,主要承担《AI视频监控技术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参与市级教学创新团队以及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主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3项,参与学校卫星研制团队,以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省级期刊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多项。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两次,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

雷迅,男,本科,讲师,专业教师,主要专业领域为电子信息技术、无线电调试等,获评校级双师型教师。主导完成了多门课程教学改革,以创客教育模式重构《电子产品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年均指导学生完成智能家居系统、物联网监测装置等创新作品20余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并获奖,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王奔,男,硕士,工程师,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物联网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主持市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完成企业工程项目二十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EI检索2篇、北大核心论文3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5项,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授权软著软登各1项,获得3项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近年来,获得校级“三创”大赛二等奖、校级创新创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沈小军,男,硕士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国家职业指导、创业咨询师。曾获得江苏省职业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主持省部级重点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就业创业论文二等奖;作为江苏省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为30多所高校及创业者提供专业指导;曾担任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江苏赛区决赛评委、江苏青年“创青春”决赛评委。

获奖证书

九、优秀毕业生

王红磊,男,2016届毕业生,在校曾任学院电子爱好者协会技术部长,先后获得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一等奖、蓝桥杯江苏省赛区单片机设计与开发二等奖、院级焊接调试技能竞赛特等奖、宇视认证视频监控技术工程师,毕业后专转本考入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继续深造,现任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陈司,男,2017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宇视认证视频监控技术工程师,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在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办事处工作,现在华为工作,任项目经理负责视频监控项目的管理与实施。

沈跃,男,2018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院级优秀毕业生,宇视认证视频监控技术工程师,毕业后在青岛海尔智能家电有限公司(南京)工作,现为项目经理,负责江苏省内的智能家居项目的管理与实施。

汤孪庆,男,中共党员,201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班级体育委员,校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在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客运部站工作,现自己创业创建了徐州亿博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智能技术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金丹瑶,女,中共预备党员,2019届毕业生。担任电子工程系学生会副主席、班级文娱委员、寝室长。高中毕业于越州中学。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获的国家级励志奖学金、国家级奖学金;在学院激光切割大赛中获二等奖;第十届江苏省“蓝桥杯”专业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第二届中英STEAM创新交流大赛中获一等奖。毕业后专转本考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继续深造,现就职于金融软件公司—万得从事软件开发。